分类:学而思

344 篇文章

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的条件
(一)被告人的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的;(二)被告人可能不负刑事责任的;(三)被告人当庭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四)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五)不应当或者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情形。 不构罪,不负责,不承认,不清楚。
甲涉嫌持枪抢劫,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吗?
甲涉嫌持枪抢劫,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于是问题来了,对甲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吗?能由两名审判员和一名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而不组成七人庭吗? 首先,法院对甲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若对甲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基层法院无权审理,中级法院第一审案件自然不可能适用简易程序。但是,若对甲…
关于减刑、假释易错知识点
1.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2.法院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通知检察院、执行机关及被报请减刑的罪犯参加庭审。 3.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可以采取开庭审理或者书面审理的方式。但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的,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4.执行无辩护。
《刑事诉讼法》第235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决定开庭审理后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查阅完毕。 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中的申诉
申诉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但是,第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第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以由第一审法院审查处理。可见,是“可以”而非“应当”。 上一级法院对未经终审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诉,可以告知申诉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直接交终审法院审查处理,并告知申诉人;案件疑难、复杂、重大的,也可以直接审查处理。可见,并非应当直接审理。 上级法院…
“因逃逸致人死亡”观点展示-柏浪涛刑法精讲笔记
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体系地位,存在观点展示P325 主流观点认为(前提条件说),法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法定加重处罚情节,法定刑升格条件),因此,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前提是,前面肇事行为已经成立交通肇事罪。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理由是,先有定罪,后才会有量刑:没有定罪,不能直接量刑。 少数观点…
诈骗罪的观点展示-柏浪涛刑法精讲笔记
诈骗罪的观点展示 P308 (1)逃单行为(霸王餐) 甲开始有支付费用的意思,吃完后不想付钱,从后门偷偷溜走。 观点展示: 观点二:甲不构成盗窃罪。(2013年第61题 观点一:甲构成盗窃罪,盗窃财产性利益(餐费这种债权) (2)找借钱 银行职员自己搞错数字,客户明知数字不对却不指出,收到多付的资金。 观点展示: 观点一(多数观点):客户不构成诈骗…
抢劫罪中观点展示-柏浪涛刑法精讲笔记
抢劫罪中的观点展示 P286 对象错误。例如,甲盗窃后逃跑,误以为乙是主人,对乙实施暴力。 观点展示: 观点一(多数观点):甲不转化为抢劫罪,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理由是“为抗拒抓捕而实施暴力”,要求存在现实的抓捕者。 观点二:甲转化为抢劫。
死者占有问题观点展示-柏浪涛刑法精讲笔记
死者占有问题观点展示 第一,否定说,认为既然财物的占有者已经死亡他就不存在对财物的占有意思,就失去了对财物的占有,那么其他人拿走其财物的行为只构成侵占罪。 第二,肯定说,认为应当肯定死者对财物的占有状态,这是一种拟制。其他人拿走死者的财物都构成盗窃罪。 第三,折中说(多数说),认为应分情形讨论。 情形一:甲基于报仇目的杀死乙后,很快发现乙身上的财物…
侵占罪中的观点展示-柏浪涛刑法精讲笔记
侵占罪中观点展示 P262 (1)基于不法原因而委托的财物 第一,委托给付的财物。例如,甲欲向国家エ作人员行贿,将财物委托乙,让乙转交给国家工作人员,乙却将财物据为己有,乙是否构成侵占罪?(2017年第18题) 观点展示 肯定说:①乙的行为完全符合侵占罪的犯罪构成。②无论甲对财物是否具有返还请求权,财物都不是乙的财物,因此该财物属于“他人财物”。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