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人的诉讼权利 1.自诉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控诉职能,向法院直接提起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第114条) 2.自诉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法》第46条第1款) 3.和解、撤诉权。 4.调解权。 公诉案件不能调解,公转自也不能调解。 5.上诉权。 6.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权。 《刑诉解释》第325 条,自…
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一、报案、控告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0条第2款的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刑事诉讼法》第110条第3款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包括: 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申请回避权对于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对其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向证人发问并质证,辨认物证和其他证据,并就证据发表意见,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和调取新的物证…
专门机关: 公安机关(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中国海警局)检察院法院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公诉案件: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案件: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人,被告人其他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抽象为“程序法定”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该条文的基本含义是: 公、检、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严重违反法律程序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每个诉讼阶段,公检法违反诉讼程…
为了推动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办理刑事案件的质量与效率,早在2014年8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的通知,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的部分地区选择试点单位,展开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经过几年时间的试点探索和总结评估,为《刑事诉讼法》设置速裁程序积累…
为了加强境外追逃工作力度和手段,2018 年10月26日通过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建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是指即使在被告人本人不到庭的情况下,司法机关也可以照样按照程序,依法起诉、审判,并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依法判决其有罪。 命题人可能要求考生从“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两个方面对缺席审判制度进行评价。 缺席审判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案…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按照中央的部署,2016 年中央有关部门将提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方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后,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2018年刑诉法再次修改,正式将该项制度写人《刑事诉讼法》的条文之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探索,高度契合当前我…
201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作报告时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 正义。”完善司法责任制,是建立权责统一、权责明晰、 权力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的关键,也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对于促进严格公正司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法责任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职…
捕诉合一,就是将批捕的部门和起诉的部门合并,批捕权和起诉权由同一检察官或者检察官办案组行使。为充分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变以侦查为中心的传统 侦检关系,重构以审判为中心的新型侦检关系,捕诉合就成为以 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下检察机关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行捕诉合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1.捕诉合- -符合中国的国情,是…